2018年03月12日 10:22:32来源:头条号 作者:互动百科 浏览数:378 责任编辑:本站小编
鸳鸯是一种鸟,雁形目的中型鸭类,主要栖息于山地、森林、河流、湖泊、水塘、芦苇、沼泽和稻田地中。鸳指雄鸟,鸯指雌鸟,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,所以鸳鸯被看成爱情的象征,在中国古代的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。
鸳鸯
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,“鸳鸯”一词最开始并不是用来形容爱情的,而是比作兄弟。
南朝《文选》中《苏子卿诗四首》的第一首写道:“骨肉绿枝叶,结交亦相因。四海皆兄弟,谁为行路人。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昔为鸳和鸯,今为参与辰……”意思是说,“兄弟的亲密关系就像树叶长在树枝上,朋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相亲。四海之内都是兄弟,谁也不是互不相干的陌路人。何况我们是枝干相连的骨肉兄弟,我和你同出于一个身体。从前亲近得如鸳鸯,现在像是居于西方的辰星与居于东方的商星彼此出没不相逢……”这首诗写的是兄弟赠别,诗中用“鸳鸯”指兄弟。
鸳鸯戏水图
魏人嵇康在《赠兄秀才入军诗》第一篇中写道:“鸳鸯于飞,肃肃其羽。朝游高原,夕宿兰渚。邕邕和鸣,顾眄俦侣。俛仰慷慨,优游容与。”嵇康在诗中描述了自己与兄长陶醉于山水之间的自在与快乐,也是用“鸳鸯”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。
还有晋人陆云,年轻时与其兄陆机齐名,人称“二陆”。晋人郑丰有《答陆士龙书》四首,第一首题名《鸳鸯》,序文曰:“鸳鸯,美贤也,有贤者二人,双飞东岳,扬辉上京。”此处便是以“鸳鸯”比喻陆机、陆云兄弟。
可见,在最初的古代文学中,用“鸳鸯”来比喻兄弟是常用的手法。那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鸳鸯”不再用于兄弟之间,而是形容男女爱情了呢?
这就要追溯到唐朝时期。
用鸳鸯来象征爱情
唐朝著名诗人卢照邻作诗《长安古意》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。”把一对情侣的浓厚情谊刻画得淋漓尽致,这首诗篇也流传千古,为人所颂。
1980年出版的《辞海》,参照卢照邻的诗,以“鸳鸯”比作夫妇。从此,“鸳鸯”就成为相亲相爱、白头偕老的表率,成了人们心目中永恒爱情的象征。
【本站总编:秦岩 微信号:shaanture 新闻热线:13384928744】
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